在这个时间段里的孩子

饮食 2020年01月02日

  新生儿指的是出生后未满28天的宝宝,在这个时间段里的孩子,各方面还都比较脆弱,所以爸爸妈妈要加强注意,那么,新生儿护理都需要注意哪些?新生儿又该如何预防感冒?跟着小编继续往下看吧。

  新生儿如何预防感冒?

  气温不断下降加上冬季空气污染等因素,本周一的一场大雪过后,沈城不少幼儿园、小学的孩子出现了扎堆儿感冒、发烧、咳嗽的现象。昨日,沈阳市和平区某幼儿园的小班孩子家长向记者反映,自己孩子班上一共25个宝宝,竟然只来了5个,没上幼儿园的宝宝大多是感冒发烧。医生提醒,这茬儿感冒仍是以病毒感染为主,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家长别盲目给孩子吃药、打针。

  幼儿园宝宝扎堆儿感冒

  我孩子在幼儿园小班,原本有25个孩子,今天我一看,竟然只来了5个,老师说大多数没来的孩子都是感冒发烧了。就来的这5个孩子里,我还看到一个在咳嗽,我家宝宝也有点咳嗽。隔壁同样是25个孩子的小班,也只来了10多个。家长陈女士告诉记者,以往班级里也经常会有孩子感冒,但像这次这样扎堆儿的情况还是头一次见。

  专家介绍,近期沈阳气温下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确实有所增加,比前一周约增加两成左右。近期感冒的孩子中,5岁以内的幼儿比较多,因为6个月以上的孩子开始失去初生期的免疫力,而3岁左右的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容易生病。

  勤换衣物预防温差病

  医生提醒,冬季宝宝感冒有很多是捂出来的。因为天气寒冷时,家长一味让孩子多穿,而孩子新陈代谢较为旺盛,容易捂出汗,汗水在冷风中一吹就容易使孩子生病。而汗多还容易刺激孩子娇嫩的皮肤,减少尿量并出现大便干结等情况。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不通,肺热不能排出,就容易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因此,冬季给宝宝穿衣一定不要怕麻烦,应随时注意增减衣物,尤其要预防室内外温差过大造成的疾病。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是保持孩子的手心、后背温暖而无汗,一般是比在同一环境下的成年人多穿一层为宜。

  宝宝服药过多当心伤肝肾

  由于大部分感冒、咳嗽的患儿属于病毒感染,所以有很多家长盲目给孩子吃消炎药、打针却不见好的现象。医生建议,病毒感染引起的咳嗽更适合使用清热解毒和宣肺止咳的中草药,如大青叶、板蓝根、穿心莲、金银花等。还有的家长甚至抱着西药治标,中药治本的观念,让孩子中西药一起吃。事实上,无论中药还是西药,绝大多数药物进入体内要经由肝脏代谢灭活、肾脏排泄清除。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还不健全,因此应尽量避免多种药物同时服用,以免造成肝肾损伤。如果确实需要中药和西药同服,一般建议两种药物至少间隔一个小时服用。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久咳不愈,会咳成肺炎。其实肺炎并非是久咳后引发的疾病。孩子长时间咳嗽,家长更应考虑支原体感染或过敏的可能性。可以带孩子到医院验一次血确认感染原因。如果咳嗽伴有气喘,还可以查查过敏原。如果孩子只是咳嗽,没有喘气、憋气、呼吸加快等肺炎症状,一般不用拍胸部X光片。

  宝宝耳朵进水怎样处理?避免耳膜炎!

  耳朵进水了怎么办?

  当水或眼泪流入宝宝耳朵,要将宝宝的头部向一侧倾斜,进水的耳朵朝下,用消毒的脱脂棉或软性吸水纸卷成捻子,轻轻地伸入进水耳朵里将水吸出并擦干净。如果是游泳或洗澡过程中耳朵进水,大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排出。

  如果是大一些的孩子耳朵进水了,可以让他把头倾向进水耳朵的一方,用手拉扯耳朵,把耳道拉直,然后用同一侧的脚作单足跳,跳几次就可以让水顺势流出。

  怎样保护孩子的耳朵不进水?

  给宝宝洗头时使用专用的婴儿洗头帽,避免水流到宝宝的耳朵和眼睛里。

  不要让宝宝躺着喝奶、喝水。

  宝宝躺着哭闹时,要及时把他的眼睛擦干,注意看眼泪有没有流进耳朵里。

  玩水的前后要做好耳朵的保护工作。

  玩水时要这么做

  孩子在游泳池或海里玩水时,耳朵进水是难免的,其实,玩完水后洗过澡,耳朵内残存的水基本上已经自行流出来了,所以不用紧张。

  有时因为孩子耳垢较多等原因,会使少量水滞留在耳道内,引起耳朵发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可在孩子洗完澡后在他的耳道内滴入三四滴医用酒精,稍停片刻,让其自然流出即可。

  如果孩子的外耳道耳垢较多,应当轻轻取出,否则耳垢浸水泡涨后容易引起耳朵疼痛、发炎。

  游泳时可以给孩子佩戴耳塞,游泳结束后用医用棉球将耳朵擦干。尽量不要使用棉签,因为它坚硬的顶端极容易滑进耳道深部,甚至刺伤耳鼓。

  如果孩子患有中耳炎,鼓膜有穿孔,脏水进入中耳会使中耳炎加重,如果要带孩子游泳,最好先咨询医生,经医生同意后才能游泳。

  如果孩子的耳朵容易感染,每次游泳的时间最好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

  耳屎不是一无是处

  耳屎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是一无是处的脏东西,它有自己的独特作用。

  它可以保护耳道。耳屎有一定的油腻性,具有轻度的抑菌作用,可以滋润耳道皮肤,保持一定的湿度,当空气中的尘埃或小飞虫侵入宝宝的耳道时,耳屎就能把它们粘住。宝宝在洗澡时如果水流进耳朵里,耳屎可以发挥水来土掩的作用,防止脏水流入耳朵深部,避免引起外耳道炎、中耳炎等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它能起到消声器的作用。人之所以能够听到各种声音,是靠外界各种不同的声波传进耳朵,引起鼓膜振动所致。但如果声波过强,鼓膜受到剧烈振动,容易招致损伤,时间一长,听力就会下降。耳屎有一些消声器那样的作用,部分缓冲声波的冲击,保护鼓膜。小宝宝的听力还处于发育阶段,所以耳屎的这种保护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耳朵不能随便掏

  看到小宝宝的耳朵里耳屎不少,爱干净的妈妈总是忍不住想把它弄出来,这样做有一定的危险性。

  小宝宝的外耳道还没有发育成熟,大多呈扁平的缝隙状,耳内的皮肤又很娇嫩,如果经常给宝宝淘耳屎,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的皮肤损伤,引起炎症,更严重的是,掏得太靠里,还可能把鼓膜捅破,导致宝宝的听力受到损伤。

灯盏花制剂有哪些
宝宝健脾吃什么好
浙江男科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 最全的天长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