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蹑手蹑脚回到家里搭配

饮品 2020年05月29日

他蹑手蹑脚回到家里。屋子里静悄悄的。无声无息,鬼魂一般飘进了门,他看见妹妹在认真地写着作业,母亲在里屋咳嗽了数声,倒显得家里更静了。父亲自去年暴疾死后,母亲遭受突然打击,一病不起,7长年卧床,家里长年幽静如古井,他早已习惯了。他轻轻捂住妹妹的眼睛,让妹妹猜自己是谁。妹妹自然毫不犹豫地叫了“哥”。——这是兄妹俩常玩的游戏,从小玩到大,玩得多了,两人也从没有玩腻过。

放下书包,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馒头来。金黄金黄的馍馍,玉米面做的,浑圆浑圆的,仿佛突然出现了一颗金灿灿的太阳,一下子把妹妹的眼睛给照亮了,也把整座屋子给照亮了。

这个馍馍他牢牢揣了一路,尚带着他的体温。妹妹惊喜地说:“啊,玉米面馍!”

他得意地笑了,用手摸了摸妹妹的头发:“玉米面馍!吃吧。”

妹妹捧起馒头,深深闻了一下,然后闭上眼睛,回味着:“真香啊!咱们家好久都没见到玉米面馍了。”是啊,不光他们家,村子里已经多日不见玉米面做的馍馍了——大食堂在全国重点媒体打出了“一度到天明”全新广告。一开始,大家伙儿倒是有吃有喝的,挺滋润。但到后来,仓库里逐渐山穷水尽,村人的日子也便水瘦山寒起来。再到后来,树叶,树皮,草根,草籽,甚至凡可下肚的大家都拿来下肚,不可下肚的,也有人弄了吃。有人吃麸皮掺野菜做的窝窝头,野菜大都被剜光了,麸皮掺得多,拉不下来,被活活憋死。这真是一个恐怖的年代!

可是现在,这个金黄的馒头竟然出现在家里,可算是山珍海味了。妹妹拿起馒头,正想咬一口,赶紧又从嘴边拿下来:“我要给妈吃,妈一天都没吃东西了。”说着走进用箔篱子墙隔开的东屋里。他跟着妹妹进了里屋,妈侧身躺在床上,脸朝外,看到他回来,苍黄的脸上涌现出一丝微笑。

妹妹把馒头递给妈。妈拿着,黯淡的眼睛里露出惊喜的光芒。

——事实上,这一切暂时还只是他的想象。

此时,他躺在柳叶河中学宿舍,一张简陋的床上,枕头下冒出香喷喷的玉米面香——那个金黄的玉米面馒头,是学校今天发的唯一的晚餐——按照上边的指示精神,他们今天不上学,和班主任还有指导员去一个河坡干了一下午的活,学校的晚餐除了黑面窝头外,就是每人奖一个大黄馒头。这是很不错的了,要搁平时,哪儿有这待遇?只能吃黑窝窝头,麸皮掺红薯藤粉做的,吃着都扎嗓子,着实难下咽得很。想着妹妹和妈,他没舍得吃,就省下来,揣在怀里,溜到宿舍,藏在枕头下。

明天,明天我就请假回家,把省下的这个馍馍给妈和妹妹捎回去,他心想。然后在玉米面馍馍的味道里进入了梦乡

当一大堆人涌进宿舍时,他正在睡梦中。嘈杂吵嚷惊醒了他,自然,他也被拉了起来。懵懵懂懂间,他终于从众人的七嘴八舌里才知道发生了啥事情——原来,厨房里丢了一个玉米面馒头。那是明天某老师的早餐,该老师每顿也只有一个玉米面馒头裹腹,是定量的。丢了就得饿肚子。再说了,食物这么匮乏,竟然有人敢做小偷,从别人的嘴里偷口粮,这是什么性质?严重得很,此贼不抓,后患无穷!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要求挨个宿舍寻找那个丢失的馒头。大家推测,这人既然晚上发了一个,又偷走一个,肯定不会舍得一顿吃完,说不定会藏在宿舍里什么角落里,只要挨个搜,不愁搜不出来。于是浩浩荡荡开始了拉式搜寻行动。由于怕打草惊蛇,故此行动除了参与人员外,事先并未透露分毫,由厨师、领导和学生会干部联合搜寻。

很快,他枕下的那个玉米面馒头就被搜了出来。

众人的眼光“刷”一下射向了他,讥笑,惊讶,得意,侥幸,兼而有之。一个馒头,一个他,瞬间成了焦点人物。他赶紧向大家解释,说这个玉米面馒头是自己的,晚饭时没有舍得吃,准备拿回家给妈和妹妹。众人一阵哗然,议论纷纷,嘲笑他这个谎言太没有技术含量了,一个馒头还拿回家?鬼才相信!一个和他关系好的室友赶紧帮他说话,说他这人平时经常学雷锋做好事,思想正派,口碑也好,肯定不会干出偷馒头这样龌龊的事来,偷馒头的肯定另有其人。有一个学生就跳出来说:“哎哟,他学雷锋?雷锋已经在八月十五日那天死掉了,他呀,一个小偷而已,还拿雷锋做掩饰?”说话的是学生会主席,姓张,平时在领导面前,说话做事就很积极,风头出得甚足,深得校领导器重。

事实胜于雄辩,学校厨房恰好晚上丢了个馒头,他恰好在枕头下藏了一个馒头,众人恰好搜出了那个馒头,于是小偷就水落石出了——这个逻辑关系多么坚不可摧!证据确凿,他百口莫辩,被带到学校办公室关了起来。

第二天,在全校召开大会,控诉,批判,许多人发言,痛骂他这种无耻卑劣的行径,许多人鄙夷的眼光,刀剑般犀利,射得他抬不起头来。还有人扔朝他扔砖头,树枝,后来一块砖头砸中了他,砸在他的脚上,鲜血汩汩流出。是的,在柳叶河中学,他成了众矢之的,成了个贼。他的朝夕相处的同学,那不屑轻蔑的眼神,让他内心死寂一片;他的亲爱的老师们,痛心失望的眼光,让他相信这世上他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依靠。

不知道批判大会什么时候结束的。因为当他醒来的时候,众人已经散去。孤零零的一泓冷月,状如一枚银色匕首,照耀着他,清凉,寒意剌骨。他慢慢挪到宿舍里,一个要好的同学要送他回家,他拒绝了。他说自己想一个人静一静,便昏昏沉沉的,高一脚低一脚,出了校门。

他不辨方向,径直向前走着。走着走着,他恍然一惊,原来,他走向的是一条回家路。

回家!对,我要回家!这个念头就这么突然冒了出来,像是石头罅隙里的青芽,从他心里坚韧地钻出来。是的,回家。

学校离家有二十余里,路两边种有十里青青庄稼地,种满玉米、小麦等各种农作物。当然,春天的时候,还有大片大片金灿灿的油菜花,开得那样慷慨大方,直让蜜蜂欢喜得要发疯,在花丛中穿梭不停。然后就来到了一条热闹的重渠街。这个小街很热闹,他还记得小时候,逢集赶会时,街上唱大戏,父亲驮着他看。他拿着糖葫芦,高高在上,看着大大小小不停移动的脑袋,黑的,秃的,白的,灰的,骨碌碌晃个不停,开心得直觉得头都要挨着天了。过了重渠街,再经过一条通往村庄的小路。路是土路,直直的,不是羊肠小路,路两边直种着一种树,杨树。春天杨絮飘舞,地上落满状如毛毛虫一样的棕色家伙,看着瘆人。夏天他在杨树下走,杨树的绿荫儿笼盖在身上,真是清凉怡人。

接着,就来到了澍河坡——他住的村子。此村古有“澍河坡,泥鳅窝”之称,贫瘠,落后,却有他的亲人在那儿。围着小村子,有一条河,叫清河。对,这个河的名字和河水一样,清澈,幽深,这条河是一条淤泥河,从他懂事以来,里面淹死过好几个人,缺心眼的结实,邻家五岁的小妹,憨厚实在的玉根大爷,都淹死在这条河里。他站在河边,看自己的倒影。从小,他在河边长大,钓虾,鱼,游泳,嬉戏。母亲和邻居在河里洗衣,溅出莹白的水花,亮晶晶的,珍珠一样。他就这么在河边痴站着。

慢慢地,他消失在河边。直到三天之后,一个拾粪的老头从河边经过,看见有尸体漂浮在河边,就赶紧喊人打捞。

原来是他!乡亲们大吃一惊,有人猜测他是不小心失足跌进河里的;还有人觉得没这么简单——但他终究是死了。乡亲们议论纷纷,说他一向懂事听话,对妹妹照顾周到,对妈也很孝顺,平时碰见熟人,也是婶子大娘叔叔伯伯的亲热地打着招呼,是一个聪明乖巧的孩子,怎么就会溺死在这条清河里呢?众人把他抬回家里,他母亲晕厥了过去,妹妹直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乡亲们帮着把他葬在了东岗上。那儿有一座废弃的窑洞,是他小时候和小伙伴儿一块打猪草时,最喜欢玩耍的地方。窑洞四围都是梨园,梨树密密麻麻,春天,千树万树梨花开,风一吹,梨花纷纷扬扬,白纸钱一样,飘得到处都是;秋天,梨果累累,香远溢清,让人垂涎三尺。就在梨园,一座小小的坟竖立起来了。

三年后,有个人来到他的村子,带着重礼来看他母亲。他母亲已经去世,家里只剩下他妹妹一人。这人泪流满面。这人对他伯父说,他是柳叶河中学的一名厨师,曾做过对不起他的事,决定把他妹妹收养了。厨师来到他的坟前祭奠,跪在这座小小的坟前,他磕了无数个头,痛哭流涕,说自己不该让儿子偷吃了那个馒头,害得他小小年纪蒙受冤屈,不幸身死,说自己一生一世都会不安心。发誓要好好照顾他妹妹,把她供养成人,考上大学。

那座小小的坟茔在夕阳沐浴下,静谧,肃穆,其状很像一颗小馒头。只是,这小馒头却不能像玉米面馒头那样,有香喷喷的味道,也没有玉米面馒头那般金黄诱人。

共 27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虽然故事所发生的年代在1962年,但我看到了很多关于“美”的东西。首先,是情境美,那个玉米面馍,是美的,浑圆而金黄,散发着清香。虽然现在我们不会为吃食担心,甚至餐桌上的丰盛令人眼花缭乱。但这个玉米面馍,却让人不由自主的馋涎欲滴。还有那金灿灿的油菜花,羊肠小路上直直的白杨,清澈幽深的小河,纷纷扬扬的梨花,更有那沐浴在阳光下小小的静静的坟茔,一切的美,让人无法不驻足流连。其次,是人物美。他给妹妹带回来一个玉米面馍,妹妹尽管饥肠辘辘,却要把它给长年卧床的妈妈,尽管这只是梦。如果不是梦,这便是真实的情景再现!事实上,他的被冤屈,他的无声离去,也是美的,美的让人流泪。其实,那位厨师,也美,一切只是那个特殊的年代造就的,当厨师在他坟前磕了无数个头,那情景,也应该是美的,美的让人纠结,让人痛心。我想,当他的妹妹考上大学的时候,一定会露出美美的笑,尽管那笑里,会含着泪滴。还有,就是语言美,情节美了。一个让人欣慰的梦,引出了一个悲伤的故事。一字一句,都紧紧抓着读者的心,传情达意。整个故事,让人回味着那个年代,感动在故事的一情一景里,感动在人物的一言一行中。美的景,象征着人物的心灵,情景交融,厚重深远。欣赏并倾情推荐。——:哪里天涯【江山部精品推荐】

1楼文友: 21:29: 4 看到老师的文章,本来不想点,怕说不好,但还是忍不住点了,读了,编了。如有说不到的,望老师见谅。

回复1楼文友: 12: : 6 多谢天涯老师,按语很好,喜欢得紧,拙文由您,是作者之幸。辛苦您啦:)

另:有不到之处,欢迎砸砖。

回复2楼文友: 09:1 :05 写之前,我在想,如果一个悲剧,在一种美的氛围中进行,将会如何?所以尝试了一下,竟是让天涯老师青眼相加,很开心。

楼文友: 22:22: 6 看这样的文,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那样的年代,给人的感觉几乎全是凄惨,哀怨,可是在这篇文里,完全感受不到那种氛围,她从骨子里散发着甜美的气息。看着是美的,闻着是香的,心里是充满诱惑和渴望的。人品决定文品,心境决定文境,一代才女实至名归。问好三师姑,感谢支持故事会文摘版,祝创作愉快!

回复 楼文友: 09:09:11 谢谢欢儿,好久不见,才知道你回到系统了,师姑很是高兴。

小说这一块儿是大头戏,你的参与,必将使小说栏目更加精彩。

这篇小说是去年写的,改了几次,欢迎提意见。抱抱。

4楼文友: 08:19: 2 从玉米面馒头到土馒头,终结了一个孩子短暂的一生。这不仅是时代的错误,更是人性被照亮的深刻。主人公对馒头的畅想,将他对家人的关爱和无私体现出来,读者也因此跟着浮想翩翩,感觉到人世的美好。而接下来的一切,打破了这个美好的格局。当他走向河边时,该是怎样一幅凄绝的画面。由内而外发散的痛楚和耻辱一定压弯了他的腰,他的头颅。他垂着头的样子,比一颗风中摇曳的草更苍凉。土馒头,是对那段错乱时光最好的讽刺与见证。它对人们的警示意义从不经意间溜出来,在磨难和生存危机面前,要保持人性的尊严与公正理性。短文,深意。鱼鱼,你是一个深刻与空灵并重的女子。抱一个!

回复4楼文友: 09:10:57 紫玉,好久不见,很想念,偶然聊天,记忆永远。不知你现在可好?你现在小说栏目,真是最好不过,真替你开心。

这篇小说是去年写的,改了很多次,你要多多提意见哦。

另,关于我,深刻说不上,空灵这个词,倒是很喜欢的,哈哈。

5楼文友: 09:07:18 一个馒头引出一段心酸往事,除了感动,还有感慨!

回复5楼文友: 09:11:21 谢谢月光,你喜欢,作者就开心啦,这篇小说就有意义啦。

6楼文友: 15:50:04 读着此文,心酸酸的,跟着主人公喜,跟着主人公哀,拜读学习了! 文学比海,我愿做一滴水。

回复6楼文友: 09:11:46 谢谢石兄,喜欢就好,尝试之作,欢迎拍砖。

7楼文友: 18:49:05 读完此文,心情惨然,那个年代实在是太令人失望了!老师写得感人凄凉! 因不知未来如何,就记录现实和过往。

回复7楼文友: 09:12:07 张老师好,欢迎来访,不胜荣幸。

8楼文友: 08:16:40 相识江山,是缘分,是文字,是源于内心对梦想的追求。

您的文字,是我们在此收获的最真实的幸福。

感谢赐稿系统短篇小说栏目,恭喜作品加精!

我们将收藏您的美文,收藏一份喜悦,收藏这份美丽的遇见!

期待您的新作,祝文安笔祺!人生祥和!

回复8楼文友: 10:1 :44 谢谢,支持,必须的!

9楼文友: 18: 4:14 这篇小说确实写得好,无论构思还是语言,都是没得挑的。但细细一想,似乎又经不起推敲,试想,在那个饥饿的年代,真正想偷馒头的人,还会把偷下的馒头藏起来?别说一个,就是三五个,都会吃掉了,因为太饿了啊。将心比心,既然如此,还会有人提出来搜馒头?而且脑残的学校领导居然同意搜?此外,主人公又是一个平时表现不错的孩子,加之又有同学作证,学校领导就那么轻信,从而酿成一个悲剧?

回复9楼文友: 10:15:08 谢谢你,这个故事是听来的,一个姓黄的退休老教师讲的,也许年代隔着太远,所以个中细节也不大清楚,也许是我描述得不到位的缘故。定当努力让小说写得像真的一样,呵呵。

作者需要这样精细的阅读者,真心感动。

10楼文友: 17: 1:01 给小鱼家留个脚印。完毕,嘻嘻,走啦。 昨夜听雨难入眠,明朝歌舞醉他乡。恍若一梦惊醒起,千愁万绪无从理。

回复10楼文友: 19:07:2 抱抱蓝婷姐,好久不见,既惊且喜着:)

徐州白癜风好的医院
本溪治疗白斑病费用
中药调理月经量少
友情链接: 最全的天长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