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探索监测行业动态频频海洋仪器风头区域

小吃 2020年05月12日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21世纪也是信息时代。我国是海洋大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海洋。而随着水信息学的诞生和生物信息学在生物工程中的蓬勃发展,以数字化、络化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主要源动力之一,信息科学与传统研究领域的结合所蕴藏的巨大学术前景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认识和重视。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海洋仪器仪表的研发工作已取得较大的进步。在国家政策,尤其是国家“86 ”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已具备生产、制造海洋监测设备的关键部件和技术。目前,我国已研制出海洋遥测仪、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海洋采样设备等多种海洋观测仪器。同时,我国也着力于海洋观测平台的研制,在江苏南通如东沿海、浙江温州东瓯等地已建立了多个海洋观测平台,为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环境保护提供准确及时的海洋观测和监测数据资料。海洋环境探索监测行业动态频频,下面跟一起件件数来。 1 项海洋行业标准已经发布 日前从国家海洋局获悉,《载人潜水器潜航学员培训大纲》《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多样性评价技术指南》《海水淡化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等1 项海洋行业标准已经发布,自今年6月1日起实施。 上述1 项海洋行业标准中,有 项为修订类,10项为制定类,涉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观测预报与防灾减灾、海洋仪器设备制造与检测、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极地考察、深海海底区域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领域。上述1 项海洋行业标准,是2009年至2016年期间经国家海洋局批准立项,由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等单位起草,并按海洋行业标准制修订相关规定广泛征求意见,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查及国家海洋局相关部门审核、会签后发布的。 86 计划发布施行 两个规范助力海洋仪器设备研发 86 计划海洋技术领域办公室发布实施了《海洋仪器设备研制质量管理规范》和《规范化海上试验管理办法》(试行),这两个规范助力海洋仪器设备的研发,并强调严抓质量、严抓海试、严促应用这三点。 近日,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发布了《关于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海洋环境安全保障”重点专项过程管理中实行〈海洋仪器设备研制质量管理规范〉和〈海洋仪器设备海上试验管理规范〉的通知》(国科议程办字〔2017〕4号,见附件)。这两个规范作为“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两个重点专项过程管理的抓手,将助力海洋仪器设备研发,促进海洋领域两个重点专项目标的实现。 《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等12项行业标准将废止 为强化海洋技术领域海洋仪器设备研制过程的质量控制,规范海试过程和评价程序,日前国家海洋局发布公告,《海洋工程地形测量范围》等24项强制性标准转为推荐性标准,废止《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等12项强制性行业标准,自2017年 月8日起实施。 据悉,为贯彻落实《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要求,国务院标准化协调推进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全国各部门、各地区强制性标准和标准计划项目的整合精简结论。国家海洋局废止了12项海洋强制性行业标准,将24项强制性标准转化为推荐性标准,不再具有强制效力。被废止的海洋强制性行业标准为:全国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档案分类法,海洋科学文献分类法,海洋仪器基本环境试验方法的总则及低温试验、低温贮存试验、高温试验、高温贮存试验、恒定湿热试验、交变湿热试验、高温低温试验导则、高温低温贮存试验导则、湿热试验导则等。 国内首个海洋极端钢铁材料联合实验室在沪建成 为了推进极地冰海区域极寒超低温、深海热液区、南海高湿热等极端海洋环境下船舶及海工用钢的研发制备研究, 月10日下午,上海海事大学-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海洋极端环境钢铁材料制备与蚀损控制”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上海海事大学举行,这是中国首个海洋极端钢铁材料联合实验室。该平台的建立,填补了国内海洋极端环境材料校企联合研究平台的空白。 联合实验室依托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材料分析测试中心及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建立,拥有极地低温环境模拟试验系统、原油舱原位腐蚀模拟试验系统及从事金属材料制备及分析、材料微观成分及形貌检测、材料电化学性能检测、海洋生物污损测试分析等一批先进仪器设备,总价值5000余万元;具有集材料制备、性能测试、机理分析、数值模拟、工程应用与技术等一体化开发的研究平台。 中科院成功研制具有自主研发万米级海底地震仪 近日在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成功应用,完成了两条万米级人工地震剖面,并获得极为珍贵的一手数据资料。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二个具有自主研发万米级海底地震仪能力的国家,并在世界首次成功获取万米级海洋人工地震剖面。 海底地震仪(Ocean Bottom Seismometer,简称OBS)是海洋地球科学探测的重要设备,通过记录海底地震波动信号,对海底地层进行地震波成像,为认识海底地球内部结构提供依据。 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 2016年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取得多项世界第一,发表的论文超过诸多国际着名海洋研究所同期发表的论文数,并完成了对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区域海洋潜标观测。 在此间召开的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青岛海洋国家实验室已步入世界同领域先进行列”在政府报告中被提及。从海洋国家实验室了解到,过去一年海洋国家实验室在深远海研究、极地极端环境与战略性资源调查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并取得多个世界第一。 据海洋国家实验室统计,2016年总共发表论文1465篇,在SCI杂志发表论文10 0篇,其中在Nature、Science系列等期刊发表论文 9篇,超过诸多国际着名海洋研究所同期发表的论文数。 先进的仪器设备是海洋环境探索监测的首要条件,未来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来审视、深化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突出抓好应急硬件和软件能力建设,积极开展赤潮、溢油、核应急等应急演练;建立落实环境制,加强对海洋环境的科学化管理;进一步完善环境监测信息共享制度;加强海洋环境人才队伍建设。

北京好的白癜风医院
吉安治疗白斑病费用
筋骨疼痛常吃哪些食物
友情链接: 最全的天长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