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讨论生死合适吗搭配

西餐 2020年06月02日

和孩子讨论生死合适吗?

中西“生死观”的不同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个家庭给孩子办满月,若有个客人表示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非常避讳讨论死亡。

好比西方有一个谚语

西方文化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我们很不一样。

在伦敦旅游的时候,看过好几个墓园,就在市区内,往往一墙之隔,墙外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墙内芳草如茵,花木扶疏,恍若世外桃源。

墓碑上的碑文也很有意思—生和死握手言和,相处甚欢。

“这里躺着一个身兼牧师、法官与诗人的彼得,他打破了人、神与世俗的藩篱”—身兼三职的彼得,人生很哦!

“他是史蒂文生·隆博,活到101岁,快乐而健康;我们打个赌,你绝对活不了101。”—死人开活人玩笑,独特的英式幽默!

从英国旅行回来,我开始深深思考,要不要和孩子讨论生死问题?

孩子,我想对你说

恐惧死亡是人的本能,但逃避毫无作用。生命正是因为有时间的限制,我们才需要深入去思考其本质,将生活过得更有规划,更有意义。

于是,我从这几个方面和儿子讨论起生死的意义:

孩子,我想对你说: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所以要珍惜每一刻。

生命很短暂,所以要珍惜,不要浑浑噩噩地度过。就像一块美味的蛋糕,要细细地品尝,囫囵吞枣就辜负了其美味。

正是由于短暂,人要从小就思考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找到自己真正所需就是找到人生宝藏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要敢于尝试各种事情,不要害怕失败。

孩子,我想对你说: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

一个人找到自己真正的需要,就要坚持自己的热爱,不要为外界的说法干扰。

不在意别人的眼光不能是盲目的自恋,一定是深入思考后的人生选择。

生命如更有趣此短暂珍贵,千万不要把自己对生命的选择权交给别人。

孩子,我想对你说:生命是流动的,成功失败都是暂时现象。

失败时痛苦,成功时快乐,这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会这样。

但没有经过生命思考的人,往往会陷在痛苦里不能自拔,或者在成功的喜悦里陶醉不已,失去了继续前行的动力。

失败的意义在于为成功提过经验,成功的意义在于为继续前进提供动力。

事实上,人在获得成功的时候,回忆起这个过程,会发现失败和失败后的反弹更令人怀念。

孩子,我想对你说:生命是脆弱的,健康饮食、锻炼身体很重要。

美味的甜食,高脂肪的汉堡,可乐、薯片......琳琅满目的零食确实诱人,而且也很好吃,但是对身体有害无益。

要选择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负,好好地吃一日三餐,吃健康有益的食物。

另外,对自己的身体负责还要注意坚持锻炼,跑步、游泳、跳绳、做操,选自己喜欢的锻炼方式,但是一定要坚持。

生命是一张“时间支票”

佛经上有个关于生死的故事:

一个妇人的儿子病逝了,她伤心欲绝,求佛陀让她的儿子复活。佛陀说:“你到城里去,问一户没有亲人过世的人家要一粒芥菜子给我。”妇人很高兴地去了,但沮丧地回来。佛陀问她:“你带回芥菜子了吗?”妇人说:“我问了很多家,可是每户人家都有亲人过世了。”

我和儿子讨论这个故事时,他问我:生死是不是神仙给每个人的一张时间支票,有限定的额度。

很喜欢儿子这个比喻,我和他商量把这张支票分成一天一天的小支票,每天晚上都在一起讨论一下今天的支票用作了什么,明天的支票准备干什么。

这个方法很有效,不光促进了儿子对时间的有效利用,也让我自己更加珍惜时间。

“ 作为父母,能给予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不是金钱,而是让自己的孩子拥有理解生命、珍惜生命、坦然对待命运的能力。”

作者 心悦 星月

文章插图来自插画艺术家Aruall Huillie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或对此进行说明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生死

生死是现代词,是一个专有名词,指的是生就是不断地把濒临死亡的威胁从自己身边抛开。

孩子

《孩子》讲述的是20岁的布鲁诺和18岁的索尼亚,靠索尼亚的津贴和布鲁诺手下的小偷们生活。索尼亚刚刚生下了两人的孩子吉米,而布鲁诺过惯了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只关心钱的日子,他没有寻求司法保护该如何做一个父亲呢?这个新生儿的到来比预料的情况要复杂,布鲁诺很难接受父亲这一新的身份。电影《孩子》再度摘取了金棕榈大奖。

心绞痛吃啥药
颈动脉有斑块可以不吃药吗
攀枝花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友情链接: 最全的天长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