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品牌争鸣网络

汤羹 2020年04月02日

小排量时代尚未到来 中国推广需上行下效

中国汽车市场是否已经到了小排量盛行的时间点了?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小排量车要大行其道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时间条件,主要看国家政策与资源、环境需求;二是空间条件,主要看消费取向和市场可容纳的规模。

小型车为何在欧洲和日本流行?

小型车在欧洲和日本比较盛行,对照两个经济体可以看出,他们在两个必要条件上都能够满足:欧洲进入发达状态的时间比较久,汽车市场几乎没有多少增量,只有调整产品结构的需求,只有保护资源与环境的需求。

在空间上,消费者都有自己的车,但在短距离交通上需要小车,欧洲的交通布局基本上是用高速公路串联起城镇,在城镇与城镇之间的路比较窄,城市人口不多街道也不宽,因此小排量车盛行的条件很充足;日本也是发达的汽车国家,只有普通乡村对小型MPV的需求,以及年轻人对欧洲豪华品牌的需求有增长。而在空间方面,日本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在普及小排量汽车,这和其地狭人稠、资源匮乏的环境直接相关,当时提出的“360时代”使全国的汽车排量平均都在0.36升左右,放到现在很难想象。因此直到现在,日本的小排量仍然占主流。

中国汽车市场情况不同

但从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的情况看,我们大城市的道路宽度堪比美国,甚至朝鲜,高速公路发展速度更快,交通模式与欧美日都不尽相同,除停车位日益紧张外,客观上没有欧洲和日本那样狭窄的街道(我们的城镇化还在进展中,新市镇的用车空间比较大);在空间上,消费潜力还比较大,代步者和年轻人对小排量车的需求尚未成为主流,就已经被换代、第二辆这样的需求所掩盖了,或者说财富在中国人手中的积累近年来发展过快,导致人们对汽车的需求和欲望已经快速膨胀,厂商为满足人们的追求不断提高车子的尺寸和排量,客观上压缩了小排量的市场需求空间,而A级车和豪华车的增量也制约了厂家发展小型车的兴趣,有钱谁不想赚呢?!因此,在总的规模中,小排量增长的份额始终没有达到占据七成以上空间的程度,这与欧洲和日本的情况很不同。

个人认为,小排量虽然在消费税和购置税的刺激下不断在增长,但并没有进入小排量时代。主要原因就在于:一、国家的消费政策并没有充分反应出当前对资源紧缺、环境压力加大的紧迫需求,导致时间条件不达标;二、刺激内需一定意义上反而引发了人们不正常的欲望增加,而节约和环保的意识从本质上讲是与刺激消费欲望相反的,人们无法从这种矛盾中找到答案,只能跟着大众的消费取向走,当从众心理指向中高级或中高档车时,小排量的客观消费需求和厂家扩大生产小排量车的生产需求都不高,导致空间条件不足。

小排量车普及 政府需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要让国家尽快进入消费小排量和节能型产品的良性循环,政府必须强化产业的示范性、官员和公务用车的教育功能,进而改变生产者的利益布局和消费者的选择取向。从逆向思维分析:消费者买到的小排量车本来就不贵,即使税费减免又能节省多少呢?(何况现在的减免相比09年非但未扩大,反而在缩小)但中高档和中高级车对人感官欲望的刺激是实实在在的,这些车也在不断降价,Why not?为什么不买呢?生产厂家生产高档车并未加收更高的老虎税(3.0以上才有压力),当然要选择高利润的车喽!产业主管部门考虑国企的利润,当然要鼓励生产有利可图的产品嘛!虽然有节能和小排量一可选,但公务用车仍然以1.8为最低限,如何上行下效。德国前总理施罗德每天都开高尔夫上下班,这种示范效果多大!

因此,所有的改变都应该从降低人的欲望开始,从上到下都开、都用小排量车,对1.8以上的车型征收现有基础上150%的消费税和购置税,加上递进制差别税率。再延申一步,全社会提倡勤俭节约的生活,学习日本垃圾定量入户督导,严禁餐馆浪费食物,塑料制品涨价300%以节约石油,提倡素食以减少碳排放和粮食浪费,学习德国恢复夏令时。这些都能做到吗?如果能的话,不仅汽车的小排量节能时代可以到来,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都能到来。长期刺激消费只能导致通胀,和全民生活在“悬河”中的危险假象。节能其实是眼界问题,是一个牺牲部分利益、保护全体利益的取舍问题;是一个降低现实利益、维护长远利益的平衡问题。

调理便秘的方法

尿酸高怎么治

南阳治疗牛皮癣方法

月经后期吃什么排淤血
薏芽健脾凝胶的功效
脑供血不足后遗症
友情链接: 最全的天长美食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