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透任脉
冬季灸督脉,锁阳祛寒!
冬至及冬至过后,最适合艾灸以驱寒补阳。尤其体寒的女性更适合艾灸,不仅能疏通经络、调理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还能排毒养颜,改善寒性体质。
经常会有灸友问什么时候时候艾灸,我会说,节令之时就很适合艾灸!因为节令之时天地之气震荡,需艾灸以稳固人体阴阳平衡,阳虚则补阳,阴虚则滋阴。
比如冬至这一节气,天气冷到极时,阳气开始上升,此时艾灸可补充阳气,增加人体免疫力,随自然界阳气的提升,天人合一,起到强身健体的功能。
这个时候特别适合艾灸任脉,因为任脉为阴经之海,正好对应冬至【阴极生阳】的天地变化,妙用有两个:一个是可以滋阴促进生阳,再一个是可以祛除阴中之寒,尤其是适合体寒女性,及反复感冒、平素虚弱多病而体质偏寒者艾灸,可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至以后灸任脉:
任脉位于正前胸,心脏脾胃行不通,上连乳腺下子宫,万一不通加速衰老!
“任”字,有担任,任养之意。任脉总任一身阴经,与全身所有阴经相连,凡精血、津液均为任脉所司,故称为阴脉之海。任脉能妊养胎儿,与女子经、带、胎、产的关系密切。
任脉的三大妙用:
(1)总任一身之阴经,调节阴经气血:
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腹为阴,说明任脉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为“阴脉之海”。
另外,足三阴经在小腹与任脉相交,手三阴经借足三阴经与任脉相通,因此任脉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有“总任诸阴”之说。
(2)调节月经,妊养胎儿:
任脉起于胞中,具有调节月经,促进女子生殖功能的作用,故有“任主胞胎”之说。
(3)调养腹、胸、颈:
本经主治腹、胸、颈、头面的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器官疾病,少数腧穴有强壮作用或可治疗神志病。如疝气、带下、腹中结块等证。
以下是几个比较适合冬至艾灸的任脉穴位:
1、冬至灸天突:防雾霾!
防雾霾,前天介绍过,这里就不加赘述了,它是人体气机出入的通道,防治呼吸道疾病首选穴位!
2、冬至灸中脘:调脾胃!
中脘是胃之募穴,具有和胃利湿的作用;本穴又是“八会穴”之一,即“腑会中脘”,是治疗脾胃疾病最常用穴之一。如果你的中脘有压痛感,而且还有反酸的现象,那可能就是脾胃功能有一定的问题。
中脘在胃的中部,占据了胃的主体部分,因此对于脾胃疾病的治疗效果是最好的。所以理所当然地成为脾胃病的常用穴。
刺激中脘穴之后,胃的蠕动会增强,表现为幽门开放,胃下缘轻度升高。而且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使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增强。胃调好了,春节才能吃好喝好。
3、冬至灸神阙:万能穴!
神阙穴是最适合艾灸的穴位,它的耐热性非常好,可以承受更多的热量。当我们艾灸神阙穴时,可将初生之阳坚固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体所用。
神阙位置在脐窝正中,该穴位于人体的腹中部,脐中央。神阙穴的位置就是肚脐,而肚脐位于人体“黄金分割点”上,是调整人体功能最佳作用点。
神阙是气和,气舍,气具之穴。神阙是任脉在此会和,此穴为任脉上部经脉气血的重要来源,在中焦部位起到沟通上下之功效。
神阙穴还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养生要穴。歌曰:“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
而且灸神阙还可以治疗胃肠疾病,妇科疾病,生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所以阳虚体质灸神阙可以很快得到改善。
4、冬至灸关元:锁阳气!
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小肠之气结聚此穴并经此穴输转至皮部。它为先天之气海,是养生吐纳吸气凝神的地方。古人称为人身元阴元阳交关之处;老子称之为“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关元穴位于神阙下三寸,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等作用。凡元气亏损均可艾灸此穴,并有很好疗效。现代研究证实,艾灸关元穴还可以调节内分泌,从而达到强身固体作用。
怎么能治好月经不调
甘肃癫痫病医院